实验结束后应该对操作台面,仪器,实验用具及环境进行清洁,这对污染的控制尤为重要。
1、实验后所有的试剂按照要求进行存放,废料和废液及时清理,避免存放过多和过久,废液缸用有效氯含量为2000mg/L消毒水浸泡消除核酸污染;
2、离心管架、试管架等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浸泡到500mg/L 的消毒液中过夜,第二天用清水清洗后晾干使用;
3、对各区的生物安全柜、洁净工作台先用75%酒精或者500mg/L 的消毒液擦拭后采用紫外灯进行消毒处理;
4、配制含有效氯500mg/L的消毒液对设备表面、台面、地面、物品表面、传递窗内及门窗进行擦拭,再用纯化水对设备表面、台面、进行擦拭,避免消毒液对实验器具的腐蚀,仪器如核酸提取仪采用内部紫外消毒程序进行照射;
5、操作台面使用移动紫外消毒车近距离辐照1小时,应使灯管距离工作区的距离在60-90cm;实验室内则使用室内紫外灯整晚辐照。
这些常见物品的外表面容易被核酸和细菌污染,主要查看这两个指标。
(1)表面核酸污染:用沾湿的拭子擦拭上述物品的外表面,然后浸泡到纯水中10min,吸取纯水作为模板进行扩增,qPCR无扩增为合格。
(2)移液器内腔核酸污染:对于常用的移液器的内部,可使用无滤芯的吸头在阴性纯水中吹吸10次后,吸取纯水作为模板进行扩增,qPCR无扩增为合格。
(3)表明细菌污染:用沾湿的无菌拭子擦拭上述物品的外表面,划琼脂平板,每个平板的菌落数不应超过一定数量(我也不确定多少合适,由于不要求无菌操作一定会有细菌,但是也不应该太多)。
非瘟和新冠后一下子新增了很多核酸检测实验室,早期大家关注的点都在设施和硬件上,但是一个检测实验室开展大量检测工作之后,检测中弱的环节决定检测的质量。我们也需要将精力放在检测中的每个细节上。
设计要点
PCR实验室可以是分散形式,也可以是组合形式。完成一组PCR实验,通常应经过试剂配制、样品处理、核酸扩增及产物分析四个实验过程,若实验工艺需要,还应增加样品粉碎过程。
一、分散形式PCR实验室
所谓分散形式PCR实验室,是指完成上述实验过程的实验用房彼此相距较远,呈分散布置形式。对于这种布置形式的PCR实验室,由于各个实验之间不易相互干扰,因此无需特殊条件要求。
二、组合形式PCR实验室
所谓组合形式PCR实验室, 是指完成PCR四个实验过程的实验用房相邻布置,组成独立实验区域的形式。对于组合形式PCR实验室,由于各个实验间集中布置,容易造成相互干扰,因此,对总体布局以及屏障系统具有一定的要求。各室在入口处设缓冲间,以减少室内外空气交换。